文献解读
以普洱茶为例介绍代谢组学研究中药的新思路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转化医学中心研究组最近应邀在美国《科学》期刊杂志为中药研究增设的副刊Science, The Art and Scienc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上发表综述文章,贾伟教授针对中药研究的瓶颈问题之一—复杂成分中药的药代动力学,提出了采用代谢组学与生物学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多组分的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新策略,并提出Poly-PK(polypharmacokinetics)的新概念,文章以普洱茶中多组分的药代动力学为例子展示和总结了Poly-PK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普洱茶根据发酵工艺不同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生茶由晒青茶精制而成,熟茶则需经过渥堆、发酵的过程,并且一般认为普洱茶存放时间越长,茶的色泽味越好,生物活性作用也越强。前期的实验中,研究小组通过对存放1 10年的普洱熟茶成分谱的分析发现,随时间的增加,普洱茶的化学成分谱随之发生明显变化。与1年的普洱茶相比,10年的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如表儿茶素、葡萄糖含量增加,而茶中具有神经兴奋作用的咖啡因含量则相对减少。对不同工艺制备的茶进行比较后发现,茶叶中的色素,茶褐素(theabrownin)在普洱茶中含量较高,而立顿红茶和龙井绿茶则以茶红素(thearubigin)为主,这可能与普洱茶独有的渥堆发酵工艺有关。
很多研究表明普洱茶具有降低血脂和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作用,但对普洱茶中究竟哪些是真正被机体吸收利用的活性成分并不十分清楚。研究小组利用代谢组学平台采用Poly-PK的研究思路对普洱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
首先,研究人员对志愿者饮茶后0,1,3,6,9,12,24小时的尿液样本分别进行收集,然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和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对普洱茶提取液中所含化学成分以及人喝茶后的尿液中的代谢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多元相似性分析方法,将喝茶后不同时间点的尿液与0点相比较,寻找到喝茶后引起改变的内源性物质118种。将喝茶后不同时间点的尿液与茶提取液相比较,得到尿液中有19种物质成分是从普洱茶中吸收的,还有26种物质成分是从普洱茶吸收并经体内代谢产生的物质,并从相关性分析研究中表明这几组物质间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如发现咖啡因与它的代谢产物次黄嘌呤、茶碱、马尿酸、3-羟基苯乙酸呈明显正相关。而次黄嘌呤与内源性小分子物质鸟氨酸、缬氨酸、酪氨酸等呈明显正相关,茶碱与2-甲基鸟苷呈正相关而与尿素等呈负相关,升高的3-羟基苯乙酸导致氨基丙二酸二乙酯和2-氨基丁酸的升高。该研究结果阐明了喝茶后能被机体吸收的成分物质以及能产生生物活性作用的物质组成基础,并以期刊封面论文发表在2012年的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上。
Poly-PK的研究思路可以针对中药多组分的特点对复杂成分进入体内后的动态代谢过程,以及对机体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的影响同时进行评价,阐明多组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代谢,清晰的了解复杂成分中药中哪些可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成分。
原文出处:
1.Jia Wei, Fang Taiping, Wang Xiaoning, Xie Guoxiang. The polypharmacokinetics of herbal medicine. Science, The Art and Science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2015; 350, 6262:871.
2.Xie, Guoxiang; Ye, Mao; Wang, Yungang; Ni, Yan; Su, Mingming; Huang, Hua; Qiu, Mingfeng; Zhao, Aihua; Zheng, Xiaojiao; Chen, Tianlu; Jia, Wei*. Characterization of Pu-erh Tea Using Chemical and Metabolic Profiling Approaches. J Agr Food Chem. 2009; 57 (8): 3046–3054.
3.Xie Guoxiang, Zhao Aihua, Zhao Linjing, Chen Tianlu, Chen Huiyuan, Qi Xin, Zheng Xiaojiao, Ni Yan, Cheng Yu, Lan Ke, Yao Chun, Qiu Mingfeng, Wei Jia*. Metabolic Fate of Tea Polyphenols in Humans. J Proteome Res. 2012; 11(6):3449-3454.